螞蟻常態性生活的適合溫度隨不同種類與棲性的差異而有所不同,而過去以來........許多人知道的人都認為螞蟻大多偏好高溫,因此許多人總認為在越高溫的地方螞蟻的生長速度與繁值效率是最好的!當然........達50度左右的溫度,大多數螞蟻是無法長期生活與長期安然生長的。
對此一議題........我們一方面想瞭解螞蟻對溫度的耐受性以及高溫對螞蟻繁殖率影響的實際證明,另一方面亦可借此更加瞭解夏、秋兩季螞蟻造成許多人困擾的因素與無毒害之控制方式,於是........我們於螞蟻繁殖場做了一個小實驗。
.
我們分別將三批 ( 各兩巢;共六巢
) 的歐尼大頭家蟻大群落做為實驗的主要螞蟻種類,並分別為實驗組(A)、實驗組(B)與
對照組,共三組,每組兩巢。
.
各組環境狀態說明:
1.實驗組(A):兩巢
置於一個人工蟻巢內飼養觀察螞蟻的生活型態,讓螞蟻們在氧氣量、水份、食物........等等皆不虞匱乏且絕對足夠的環境之下生活,只不過........溫度白天達40度-45度
( 這是人類體感溫度還能接受的高溫溫度 ),晚上溫度則在35度-36度之間,而溫度的部分其實已經違反了我們正常飼養的環境溫度(對照組),這樣的整體環境溫度控制將不斷維持下去,直到我們確認出成果與結論為止。
.
2.實驗組(B):兩巢
置於一個幾乎模擬自然環境的生態型態之下的環境讓螞蟻生活,螞蟻將於深度達50公分的土壤內自行築巢,氧氣量、水份供給、食物........等等也同樣皆不虞匱乏的生活環境之下,與實驗組(A)一樣的........白天溫度達40度-45度,晚上溫度則在35度-36度之間,這樣的整體環境溫度控制將不斷維持下去,直到我們確認出成果與結論為止。
.
3.對照組:兩巢
按一般正常繁殖飼養方式於人工蟻巢飼養,溫度不刻意控制,因此溫度是介於28度-32度之間,氧氣量、水份供給、食物........等等也同樣皆在不虞匱乏的情況之下,這樣的整體環境溫度與控制將不斷維持下去,直到我們確認出成果與結論為止。
.
在實驗中,我們擬定出幾個觀察與記錄的項目,分別是:活動力、攻擊性、覓食率、幼蟲成長率、蟻卵幼蟲數、工蟻數量,共六項。
記錄時,我們則以數字1 - 10
來代表各項觀察項目的表現優劣,0代表最差,5代表中間一般質,10代表最佳。
更詳細的細節不在此多做說明與贅述。
.
在開始實驗後第四週,實驗組(A)、實驗組(B)、對照組的差異:
第 4 週 |
實驗組(A) |
實驗組(B) |
對照組 |
備註 |
1 |
2 |
1 |
2 |
1 |
2 |
|
1 |
活動力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
2 |
攻擊性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
3 |
覓食率 |
10 |
10 |
10 |
10 |
8 |
8 |
|
4 |
幼蟲成長率 |
10 |
10 |
10 |
10 |
7 |
7 |
|
5 |
蟻卵幼蟲數 |
10 |
10 |
10 |
10 |
7 |
7 |
|
6 |
工蟻數量 |
10 |
10 |
10 |
10 |
7 |
7 |
|
.
上表說明:
螞蟻的活躍度、攻擊獵物的行為都同樣非常積極與迅速!對食物的需求三組似乎都差異不大,唯獨幼蟲成長率與新生蟻卵數量上出現了差異,從此記錄明顯看得出較高的高溫對螞蟻的生長與繁殖似乎很有利的!
.
.
在開始實驗後第八週,實驗組(A)、實驗組(B)、對照組的差異:
第 8 週 |
實驗組(A) |
實驗組(B) |
對照組 |
備註 |
1 |
2 |
1 |
2 |
1 |
2 |
|
1 |
活動力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
2 |
攻擊性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
3 |
覓食率 |
10 |
10 |
10 |
10 |
8 |
8 |
|
4 |
幼蟲成長率 |
10 |
10 |
10 |
10 |
7 |
7 |
|
5 |
蟻卵幼蟲數 |
10 |
10 |
10 |
10 |
7 |
7 |
|
6 |
工蟻數量 |
10 |
10 |
10 |
10 |
7 |
7 |
|
.
上表說明:
與前四周的情形很相似的,螞蟻的活躍度、攻擊獵物的行為都同樣非常積極與迅速!對食物的需求三組似乎都差異不大,唯獨幼蟲成長率與新生蟻卵數量上出現了差異,從此記錄明顯看得出較高的高溫對螞蟻的生長與繁殖似乎真的很有利喔!
.
.
在開始實驗後第十二週,實驗組(A)、實驗組(B)、對照組的差異:
第 12 週 |
實驗組(A) |
實驗組(B) |
對照組 |
備註 |
1 |
2 |
1 |
2 |
1 |
2 |
|
1 |
活動力 |
7 |
7 |
8 |
8 |
10 |
10 |
|
2 |
攻擊性 |
6 |
6 |
7 |
7 |
10 |
10 |
|
3 |
覓食率 |
4 |
4 |
4 |
4 |
8 |
8 |
|
4 |
幼蟲成長率 |
10 |
10 |
10 |
10 |
7 |
7 |
|
5 |
蟻卵幼蟲數 |
5 |
5 |
5 |
5 |
7 |
7 |
|
6 |
工蟻數量 |
3 |
3 |
3 |
3 |
7 |
7 |
|
.
上表說明:
第十二週的情形出現了挺大的變化!如上表所示:實驗組除了幼蟲成長率之外,雙雙出現各項能力與數量上的減少與減量,而對照組則都沒有什麼大的變化!
.
.
在開始實驗後第十六週,實驗組(A)、實驗組(B)、對照組的差異:
第 16 週 |
實驗組(A) |
實驗組(B) |
對照組 |
備註 |
1 |
2 |
1 |
2 |
1 |
2 |
|
1 |
活動力 |
0 |
2 |
2 |
3 |
10 |
10 |
|
2 |
攻擊性 |
0 |
0 |
2 |
2 |
10 |
10 |
|
3 |
覓食率 |
0 |
0 |
0 |
0 |
8 |
8 |
|
4 |
幼蟲成長率 |
0 |
1 |
2 |
2 |
7 |
7 |
|
5 |
蟻卵幼蟲數 |
1 |
2 |
2 |
3 |
7 |
7 |
|
6 |
工蟻數量 |
1 |
1 |
2 |
2 |
7 |
7 |
|
.
上表說明:
第十六週的情形出現了更大的變化!如上表所示:實驗組幾乎快要滅巢,而對照組則都沒有什麼大的變化!
.
在開始實驗後第十八週,實驗組(A)、實驗組(B)、對照組的差異:
第 18 週 |
實驗組(A) |
實驗組(B) |
對照組 |
備註 |
1 |
2 |
1 |
2 |
1 |
2 |
|
1 |
活動力 |
0 |
0 |
0 |
0 |
10 |
10 |
|
2 |
攻擊性 |
0 |
0 |
0 |
0 |
10 |
10 |
|
3 |
覓食率 |
0 |
0 |
0 |
0 |
8 |
8 |
|
4 |
幼蟲成長率 |
0 |
0 |
0 |
0 |
7 |
7 |
|
5 |
蟻卵幼蟲數 |
0 |
0 |
0 |
0 |
7 |
7 |
|
6 |
工蟻數量 |
0 |
0 |
0 |
0 |
7 |
7 |
|
.
上表說明:
第十八週實驗組全數滅巢,而對照組則都沒有什麼大的變化的穩定成長!
.
實驗過程總體說明:
由上述記錄可以看出,螞蟻在
28度以上的環境生活就能夠出現不錯的繁殖與增量的能力,而溫度越高也確時能夠使幼蟲成長速度越快!也使得螞蟻總量不斷攀升!但是........當溫度常態性處於高溫狀態(日40度
- 45度;夜35度 - 36度 )時,在這樣高溫之下,前八週螞蟻的各項表現都比對照組更加優異!但是在第十二週時卻開始出現工蟻與幼蟲總數明顯趨緩與死亡潮的現象,從螞蟻的肢體行為與生態成長模式來看:我們發現了一個現象:螞蟻竟然會因令牠們快速成長且還能生活常達至少八週的溫度而出現生理上的問題........在本以為有利於螞蟻的溫度環境下,沒想到長久高溫的環境反而造成了所謂的
"熱衰竭" 而出現規模性崩盤般的死亡與全數滅巢。
.
我們由此實驗可以得知:幼蟲的耐溫能力比成蟻強多了!而所有成蟻在這樣的溫度之下是很難撐得過
9週 -
10週,甚至有些螞蟻在4週內雖不死,卻會開始出現行為反常的表現,因此........成蟻提早死亡就造成了工蟻數量不足,工蟻數量不足導致幼蟲失去足夠的照顧,也跟著出現崩解似的死亡潮,緊接著來的就是工蟻因同伴大量死亡與數量不足而影響整體信心度,工蟻變得不願意覓食也不願意吃任何食物,牠們變得只想找到出路離開目前的居所環境,也因此團結度、攻擊力皆等同於零........,蟻后也因此遭到多數工蟻冷落,產卵意願也大幅下降甚至不產,就算產了卵也沒有工蟻願意去照顧........。
.
其實這種現象在大自然中就能輕易觀察到,只不過........我們往往容易忽略了眼前的狀況,所以沒有發現罷了!溫度在攝氏40度
- 45度雖然挺高溫的,但是這溫度仍屬於未達使蛋白質熟成的高溫,往往我們於冬季與春季翻開石頭時,若有幸發現有螞蟻,不難發現石頭被太陽曬得熱呼呼的,而成堆的幼蟲與蟻蛹就堆疊在石頭下接受石頭傳來的熱度幫助牠們快速成長,您不仿回想或仔細觀察........是否發現了?在溫熱的石頭下,就屬蟻蛹與幼蟲居多,而工蟻卻寥寥無幾!這是因為工蟻比較怕熱!尤其是悶熱更會使牠們出現熱衰竭的現象,所以成蟻們為了保全自身安全,除了輪班照顧的工蟻之外,在非必要時,工蟻總是盡量避開那個蟻蛹與幼蟲的溫床,等到石頭被掀開或太陽下山時才會開始一一從巢穴深處上來將蟻蛹與幼蟲一一叼回巢穴內部。
而夏季與秋季被太陽直接曝曬的石頭下,螞蟻與幼蟲出現的機率相對就少了許多,那是因為這兩季的石頭被太陽曬得溫度過高,就大多數種類的螞蟻來說,這樣的溫度是連幼蟲與蟻蛹都受不了的!更何況是成蟻!
.
基於這個生態實驗,不知是否能應用於無毒的物理防蟻的應用?例如使用於居家防蟻、入侵紅火蟻的物理防治........等等,有興趣的您可以一起來為我們的無毒寶島與無毒世界集思廣益盡一份心思喔!大家共勉之!
.
如您覺得內容實用、有趣、有意義或有幫助!
歡迎分享!
也請不吝給與鼓勵!
幫 "螞蟻的家FB粉絲團" 按個讚喔!
謝謝您!
^^
螞蟻的家FB粉絲專頁
.
.
因工作繁忙,本專題內容僅為
概述與簡述,欲瞭解更詳、盡更詳細的內容請【與我們聯絡】。
.
生態中有太多不為人知的奧秘,有時神秘與新知並非經驗豐富者才能有幸發掘!因此........只要有心加上仔細觀察再加上"運氣",人人都可能是發現者喔!歡迎大家踴躍投稿!經螞蟻的家審核通過,您的發現或文章就能永遠具名或匿名(按發表者意願)
被留存在最[螞蟻的家]網站之中喔!
.
對於我們的發表內容歡迎大家良性探討或顛覆,如發表知內容有錯誤或錯字還請不吝多多給予指教!
謝謝您!
.
--------------------------------分隔線-------------------------------
•有興趣討論【本篇文章】的朋友們可以mail給我們【與我們聯絡】
螞蟻的家→http://www.ant-home.idv.t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