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的家專題-螞蟻是否能接受他巢螞蟻幼蟲-臭巨山蟻篇

螞蟻螞蟻螞蟻,養螞蟻,買螞蟻,研究螞蟻,ant,實驗螞蟻,螞蟻生態,螞蟻生態課程,企業服務,蟻害鑑定,蟲害資訊,生態課程教學,蟲蟲防治區....等等盡在螞蟻的家

   您好!歡迎光臨全國第一個唯一專以螞蟻生態為主題的網站【螞蟻的家】!在此還提供給各位害蟲﹝白蟻-蛀蟲-蟑螂-蒼蠅-蚊子-跳蚤........等等﹞相關資訊!如有螞蟻相關問題都歡迎您於【螞蟻討論區】提出,如有玩具相關問題歡迎您於【玩具討論區】提出,也歡迎各位蟻友不吝提供意見和看法,謝謝您!

螞蟻/螞蟻書/養螞蟻/買螞蟻/研究螞蟻/ant/實驗螞蟻/螞蟻生態/螞蟻生態課程/蟻害鑑定/蟲害資訊/螞蟻達人....等等通通盡在螞蟻的家

 

   

 

 

 

與我們聯絡

資料首頁

入口網頁

本站新聞

蟲蟲防治區】

螞蟻相關服務

 

 
 
 

                 網路螞蟻書目錄              

                                                              

 

 

 

螞蟻是否能接受他巢螞蟻幼蟲 以增強國力-臭巨山蟻篇 ─

最新突破的實驗發現-打破人類數十年來的認

螞蟻併巢實驗

       

螞蟻的家   2009.02.05~2009.05.05實驗         

-------------------------------------------------------

2009.05.23網站正式發表         

〈收錄於螞蟻的家專題區〉

 

 

        首先要先提到一件事情當作前提:大家都知道有一種螞蟻是專門到別種螞蟻的巢中搶奪幼蟲和蟻蛹,那種螞蟻叫作「蓄奴蟻」,蓄奴蟻會將擄獲回來的別種螞蟻幼蟲及蟻蛹攜回自巢,但牠們(蓄奴蟻)並不會將牠們(被擄回的螞蟻幼蟲)吃掉,等到被擄回的他種螞蟻的幼蟲和蟻蛹成為螞蟻後,被擄回的螞蟻會視那些蓄奴蟻為同種同巢的同伴,而心甘情願的為蓄奴蟻做牛做馬,蓄奴蟻則舒適的飯來張口受到被奴隸蟻的妥善照顧,等到蓄奴蟻覺得奴隸不夠使用時,牠們就會再次出寨搶奪倒楣蟻巢的幼蟲回家,如此週而復始........之所以能夠做到使奴隸們甘願為牠們服務的方法就是利用〝費洛蒙〞使奴隸們認為他們和自己一樣是同一國的。

        全世界絕大多數非同巢的螞蟻一旦在彼此領域內遇在一起,通常不是侵入方被驅離就是免不了被攻擊的命運,牠們之所以敵我分辨得如此清楚就是因為螞蟻各個蟻國各有不同的〝費洛蒙〞作為區別之故。之前我們也曾發表過螞蟻的敵我辨識就是利用〝費洛蒙〞,而大至上來說:全世界的物種戰爭大多發生在同種類之間 的比率居多,諸如:螞蟻之間的屬性越接近就越容易發生戰爭,由此可得知同種類的 屬性是最相近的了,所以大多的生物戰爭多為同類同種之間的競爭,螞蟻也不例外,所以同種類的螞蟻就越是容易發生彼此之間的爭食戰、領域戰、侵略戰........等等, 就螞蟻戰爭爆發後來說,某一巢蟻國的敗走造成牠們的幼蟲遺落或來不及帶走,卻被另一方同種類卻不同巢的螞蟻拾獲時,後果大概不難想吧!?依照以往的知識及資訊我們很直覺的確定該幼蟲一定百分百會 帶回並且被吃掉,事實上“大多數”的螞蟻確實如此,但是........經過我們的實驗發現........有某些螞蟻卻是會讓人跌破眼鏡一反數十年來 對螞蟻生態史上的認知喔!

 

        一般而言往往在蟻后壽終正寢後的遺孀們在螞蟻的家這邊的做法大多是養到全體壽終,不過........有時為了省下養螞蟻空間的情形之下,我會將成蟻或蟻卵、幼蟲餵給其牠群落螞蟻當作食物 (很補的 ),如此這般二十餘年來大多如此。話說........這一兩年來由於螞蟻的生意比大環境經濟的衰退更慘.......於是螞蟻的家螞蟻繁殖場中的螞蟻群落數量因此有增無減,在生意慘淡外加螞蟻眾多的前提之下又燃起了我的實驗精神,於是我便將一巢確定蟻后已經死亡所遺留下來超大群落的臭巨山蟻當作實驗對象,我將牠們稱那些沒娘的群落為「D群」;此次實驗的實際的用意在於『測試螞蟻是否能接受它巢螞蟻的幼蟲及蟻卵』,其次則是為了實驗『螞蟻群落之快速衝等法』,於是........我選擇了6巢臭巨山蟻當作被實驗對象,我將被選中接受實驗之有蟻后的群落稱為「K群」~共計有:「K群1」、「K群2」、「K群3」、「K群4」、「K群5」、「K群6」;在準備實驗之前我初步預估此次的實驗結果可能會有下列可能:

      

     狀況 1.「D群」幼蟲不被「K群」接受→「D群」幼蟲被「K群」遺棄。

     狀況 2.「D群」幼蟲不被「K群」接受→「D群」幼蟲被「K群」吃掉。

     狀況 3.「D群」幼蟲被「K群」接受→「D群」幼蟲被撫養長大,使得

                                                                      「K群」群落更加壯大。

     狀況 4.「D群」幼蟲被接受→「D群」幼蟲撫養長大後卻因基礎費洛

                                                         蒙不同而被「K群」處死。

     狀況 5. 此次實驗無論如何「K群」群落一定不會有任何事。

     狀況 6. 如第 4 點成立→則「K群」群落可能會於排它行動互鬥中而有

                                              所傷亡。

     狀況 7. 如第 6 點成立→最糟糕的狀態就是「K群」群落全巢工蟻幾乎

                                              覆滅。

     狀況 8. 如第 7 點成立→最糟糕的狀態就是「K群」群落因此滅亡。

 

 

實驗紀錄表如下

 
 

       

•實驗記錄表 01: 「K群」「D群」數量表
 

K群數量

投入D群數量

K+D蛹.幼蟲.卵總數

K群成蟻與總幼蟲數比例倍數

工蟻數

蛹數

幼蟲數

卵數

蛹.幼蟲.卵總數

工蟻數

蛹數 幼蟲數

卵數

蛹.幼蟲.卵總數
K群1 15 4 7 6 17 0 30 30 20 80 97 6.47倍
K群2 18 5 6 10 21 0 10 10 10 30 51 2.83倍
K群3 22 7 7 10 24 0 30 30 20 80 104 4.72倍
K群4 31 8 9 10 27 0 20 20 10 50 77 2.48倍
K群5 36 15 8 15 38 0 10 20 20 50 88 2.44倍
K群6 36 13 11 15 39 0 30 30 20 80 119 3.31倍

 

•實驗記錄表 02: 投入後之生態記錄表
第1天 剛投入狀況 合併後過程變化 備註
  D群蛹.幼蟲.卵 K群工蟻 所有幼蟲狀況 特別記錄
K群 被  吃掉 不被理會 被  搬回 成蟻數量 K群相殘 K群D群互鬥 K群   死亡數 幼蟲總數 受照顧數 蟲體淡紅 蟲體深紅 蟲體發黑 幼蟲發霉 被  丟棄

被搬出

(仍受照顧)

 
K群1 0 0 80 15 0 0 0 97 10% 0 0 0 0 0 0 5分鐘發現立刻開始搬幼蟲
K群2 0 0 30 18 0 0 0 51 80% 0 0 0 0 0 0 18分鐘發現並立刻搬運幼蟲
K群3 0 0 80 22 0 0 0 104 30% 0 0 0 0 0 0 2分鐘發現並立刻搬運幼蟲
K群4 0 2 48 31 0 0 0 75 90% 0 0 0 0 0 0 1小時後發現並開始搬~遺棄2個蛹
K群5 0 0 50 36 0 0 0 88 90% 0 0 0 0 0 0 20分鐘發現並立刻搬運幼蟲
K群6 0 0 80 36 0 0 0 119 50% 0 0 0 0 0 0 10分鐘發現並立刻搬運幼蟲

※每一巢工蟻在剛剛發現D群幼蟲時都會先採取警戒姿態,有些會先逃開再慢慢接近,一旦開始有螞蟻搬起來後就會啟動所有螞蟻動

    員搬幼蟲回巢。

 

•第3天無任何異狀。

 
第5天 合併後過程變化 備註
  K群工蟻 所有幼蟲狀況 特別記錄
K群 成蟻數量 K群相殘 K群D群互鬥 K群   死亡數 幼蟲總數 受照顧數 蟲體淡紅 蟲體深紅 蟲體發黑 幼蟲發霉 被  丟棄

被搬出

(仍受照顧)

K群1 13 0 0 2 97 10% 0 0 0 0 0 0 看起來明顯的發生過打鬥
K群2 18 0 0 0 51 80% 0 0 0 0 0 0  
K群3 20 0 0 2 104 30% 0 0 0 0 0 0 死狀為兩隻互咬,明顯的發生過打鬥
K群4 31 0 0 0 75 90% 0 0 0 0 0 0  
K群5 36 0 0 0 88 90% 0 0 0 0 0 0  
K群6 32 0 0 4 119 50% 0 0 0 0 0 0 看起來明顯的發生過打鬥

※兩隻體形相當的臭巨山蟻若打鬥起來幾乎會兩敗俱傷,因為牠們自己也耐不住自己同類的濃厚蟻酸。

 
第7天 合併後過程變化 備註
  K群工蟻 所有幼蟲狀況 特別記錄
K群 成蟻數量 K群相殘 K群D群互鬥 K群   死亡數 幼蟲總數 受照顧數 蟲體淡紅 蟲體深紅 蟲體發黑 幼蟲發霉 被  丟棄

被搬出

(仍受照顧)

K群1 10 0 0 2 97 >10% 0 0 0 0 0 0 疑似發生過打鬥
K群2 18 0 0 0 51 <80% 0 0 0 0 0 0  
K群3 18 0 0 2 104 >30% 0 0 0 0 0 0 疑似發生過打鬥
K群4 31 0 0 0 75 <90% 0 0 0 0 0 0  
K群5 36 0 0 0 88 <90% 0 0 0 0 0 0  
K群6 30 0 0 2 119 50% 0 0 0 0 0 0 疑似發生過打鬥

※此階段所投入的蟻蛹皆未變為成蟻,因此這當中無端的同巢相殘很讓我感到匪夷所思,難道說別巢的幼蟲所帶來的濃厚異巢費洛蒙

    影響了牠們對自巢同伴的錯認了嗎?但是其他三巢卻沒有發生相殘事件。

 
第9天 合併後過程變化 備註
  K群工蟻 所有幼蟲狀況 特別記錄
K群 成蟻數量 K群相殘 K群D群互鬥 K群   死亡數 幼蟲總數 受照顧數 蟲體淡紅 蟲體深紅 蟲體發黑 幼蟲發霉 被  丟棄

被搬出

(仍受照顧)

K群1 10 0 0 4 97 >10% 20 0 0 0 0 0 疑似發生過打鬥~死者都在同一區塊
K群2 18 0 0 0 51 <80% 0 0 0 0 0 0  
K群3 18 0 0 5 104 >30% 13 0 0 0 0 0 疑似發生過打鬥~死者都在同一區塊
K群4 31 0 0 0 75 <90% 0 0 0 0 0 0  
K群5 36 0 0 0 88 <90% 0 0 0 0 0 0  
K群6 26 0 0 4 119 30% 8 0 0 0 0 0 疑似發生過打鬥~死者都在同一區塊

幼蟲若身體顏色變化成偏紅色表示嚴重生病或將死,一旦顏色越深直到變成深紅時就表示肯定已經確認死亡且無一幸免。

 
第11天 合併後過程變化 備註
  K群工蟻 所有幼蟲狀況 特別記錄
K群 成蟻數量 K群相殘 K群D群互鬥 K群   死亡數 幼蟲總數 受照顧數 蟲體淡紅 蟲體深紅 蟲體發黑 幼蟲發霉 被  丟棄

被搬出

(仍受照顧)

K群1 6 0 0 4 97 0% 45 23 2 0 0 0 工蟻只會守著幼蟲而完全不會照顧
K群2 18 0 0 0 51 <80% 0 0 0 0 0 0  
K群3 14 0 0 4 104 >20% 26 10 0 0 0 0 疑似發生過打鬥~死者都在同一區塊
K群4 31 0 0 0 75 <90% 0 0 0 0 0 0  
K群5 36 0 0 0 88 <90% 0 0 0 0 0 0  
K群6 22 0 0 4 119 30% 15 9 0 0 0 0 疑似發生過打鬥~死者都在同一區塊

K群1→對於幼蟲蟲體顏色變成深紅甚至發黑的幼蟲工蟻都不會將牠們搬出巢去,這一點違反了螞蟻生態法中的〝會將染有死亡費洛

                  蒙的螞蟻或屍體搬出去丟棄〞的原則。

K群3→工蟻對於幼蟲的照顧明顯的降低了,對於顏色有明顯發紅的幼蟲居然還會在受到光線照射時將牠們一併搬著放置於牠們認為

                   安全的地方,然而對於變紅的幼蟲偶爾還會給予舔拭的行為。

K群6→工蟻對於幼蟲的照顧看起來維持在30%,其餘狀況與K群3一樣。

 
第13天 合併後過程變化 備註
  K群工蟻 所有幼蟲狀況 特別記錄
K群 成蟻數量 K群相殘 K群D群互鬥 K群   死亡數 幼蟲總數 受照顧數 蟲體淡紅 蟲體深紅 蟲體發黑 幼蟲發霉 被  丟棄

被搬出

(仍受照顧)

K群1 2 0 0 4 97 0% 27 37 23 10 0 0 幼蟲變色感染似的大大漫延
K群2 18 0 0 0 51 <90% 0 0 0 0 0 0  
K群3 12 0 0 2 104 >10% 50 23 11 0 7 17 幼蟲變色感染似的大大漫延
K群4 31 0 0 0 75 <90% 0 0 0 0 0 0  
K群5 36 0 0 0 88 <90% 0 0 0 0 0 0  
K群6 18 0 0 4 119 10% 34 22 12 0 0 0 幼蟲變色感染似的大大漫延

K群1.3.6→違反了螞蟻生態法中的〝會將染有死亡費洛蒙的螞蟻或屍體搬出去丟棄〞的原則。

K群1→幾乎滅巢僅剩蟻后及2隻工蟻,雖然都不照顧幼蟲卻都和那些死幼蟲窩在一起。

K群3→發生一件怪事!蟻后和5隻工蟻帶出17隻幼蟲和蛹窩在水盆邊,其餘工蟻則仍待在巢內,在巢外邊角處則有7個被丟棄的幼蟲

                 及蛹,更怪的是........被丟棄的幼蟲卻不是發紅或發黑的,而是看起來像是脫了水或軟趴形態的幼蟲。

K群6→工蟻對於幼蟲的照顧明顯的降低了,其餘狀況簡直像是K群1、K群3的翻版

 
第15天 合併後過程變化 備註
  K群工蟻 所有幼蟲狀況 特別記錄
K群 成蟻數量 K群相殘 K群D群互鬥 K群   死亡數 幼蟲總數 受照顧數 蟲體淡紅 蟲體深紅 蟲體發黑 幼蟲發霉 被  丟棄

被搬出

(仍受照顧)

K群1 0 0 0 2 97 0% 0 12 15 70 0 0 工蟻全滅僅剩蟻后~幼蟲迅速潰爛
K群2 18 0 0 0 51 <90% 0 0 0 0 0 0  
K群3 9 0 0 3 104 >10% 8 22 23 25 9 5 幼蟲幾乎全數感染紅症一樣的瘟疫
K群4 31 0 0 0 75 <90% 0 0 0 0 0 0  
K群5 36 0 0 0 88 <90% 0 0 0 0 0 0  
K群6 13 0 0 5 119 10% 30 26 27 15 0 0 工蟻持續死亡,幼蟲持續感染變色

K群1→確認滅巢,僅剩蟻后,所有死亡幼蟲全都在巢內,我將蟻后移出試圖將牠獨立再栽培一次,另外~我也將蟲體深紅的12隻幼

                  蟲夾給大頭家蟻,大頭家蟻一陣騷動立刻將其搬回巢內,沒過多久居然將全數的幼蟲搬出丟棄在垃圾場,仿佛牠們有食品檢

                  驗員在檢查一樣,查覺該食物有異不宜食用。

K群3→蟻后和5隻工蟻於巢外和僅剩5隻幼蟲窩在水盆邊,其餘幼蟲應該是又被搬回巢內去了,而那5隻當中也有2隻失體發紅。

 
第17天 合併後過程變化 備註
  K群工蟻 所有幼蟲狀況 特別記錄
K群 成蟻數量 K群相殘 K群D群互鬥 K群   死亡數 幼蟲總數 受照顧數 蟲體淡紅 蟲體深紅 蟲體發黑 幼蟲發霉 被  丟棄

被搬出

(仍受照顧)

K群1 0 0 0 0 97 0% 0 0 8 89 0 0 蟻后已移出哉培
K群2 18 0 0 0 51 <90% 0 0 0 0 0 0  
K群3 9 0 0 0 104 0% 18 19 21 38 9 0 工蟻停止死亡...蟻后卻離奇死
K群4 31 0 0 0 75 <90% 0 0 0 0 0 0  
K群5 36 0 0 0 88 <90% 0 0 0 0 0 0  
K群6 11 0 0 2 119 10% 22 24 33 40 0 0 工蟻持續死亡,幼蟲全數感染變色

K群1→蟻后已移出栽培,蟻后的狀況看起來還不錯。

K群3→工蟻的死亡現像暫停了,但是我發現原本看似正常的蟻后卻出現在巢內並仰躺在紅色幼蟲堆之上,此時的蟻后已經奄奄一息

                  但六隻腳並未縮回,反而像是正常爬行中突然凝住不動的躺下來似的,過約30分鐘確定死亡,死亡後的姿態並無太大變化,

                  我的猜測是該蟻后是死於疾病感染暴斃而亡。

K群6→工蟻持續死亡,幼蟲全數感染變色,由於情況像是K群1、K群3的翻版,我決定要阻止群落滅亡所以開始將較有問題顏色偏

                  深紅的幼蟲夾出,僅留淡紅色幼蟲並將整巢螞蟻換另一石膏巢以防加速感染。

 
第19天 合併後過程變化 備註
  K群工蟻 所有幼蟲狀況 特別記錄
K群 成蟻數量 K群相殘 K群D群互鬥 K群   死亡數 幼蟲總數 受照顧數 蟲體淡紅 蟲體深紅 蟲體發黑 幼蟲發霉 被  丟棄

被搬出

(仍受照顧)

K群1 0 0 0 0 97 0% 0 0 0 0 0 0 蟻后已移出哉培~其餘幼蟲全數丟棄
K群2 18 0 0 0 51 <90% 0 0 0 0 0 0  
K群3 9 0 0 0 104 0% 17 23 18 63 9 0 工蟻停止死亡,幼蟲僅剩一隻正常
K群4 31 0 0 0 75 <90% 0 0 0 0 0 0  
K群5 36 0 0 0 88 <90% 0 0 0 0 0 0  
K群6 9 0 0 2 119 0% 0 22 0 0 0 0 多數幼蟲已清除,幼蟲全數感染死亡

K群3→工蟻的死亡現像暫停了,但幼蟲卻持續惡化僅剩一隻是正常的。

K群6→工蟻持續死亡,幼蟲全數感染變成深紅色斷定全數死亡了,為了要阻止群落滅亡所以將所有幼蟲夾出,僅留工蟻並再一次換

                  另一石膏巢以防加速感染。

 
第21天 合併後過程變化 備註
  K群工蟻 所有幼蟲狀況 特別記錄
K群 成蟻數量 K群相殘 K群D群互鬥 K群   死亡數 幼蟲總數 受照顧數 蟲體淡紅 蟲體深紅 蟲體發黑 幼蟲發霉 被  丟棄

被搬出

(仍受照顧)

K群1 0 0 0 0 97 0% 0 0 0 0 0 0 蟻后已移出哉培~其餘幼蟲全數丟棄
K群2 18 0 0 0 51 <90% 0 0 0 0 0 0  
K群3 9 0 0 0 104 0% 0 1 0 0 0 0 多數幼蟲已清除,右蟲全數死亡
K群4 31 0 0 0 75 <90% 0 0 0 0 0 0  
K群5 36 0 0 0 88 <90% 0 0 0 0 0 0  
K群6 8 0 0 1 119 0% 0 0 0 0 0 0 幼蟲全數清除,工蟻一死一傷

K群6→在換新巢後第二天工蟻持續有死亡發生,一死一傷,傷者看起來像是無力在地上掙扎拖行並會亂咬任何身邊的東西

 
第23天 合併後過程變化 備註
  K群工蟻 所有幼蟲狀況 特別記錄
K群 成蟻數量 K群相殘 K群D群互鬥 K群   死亡數 幼蟲總數 受照顧數 蟲體淡紅 蟲體深紅 蟲體發黑 幼蟲發霉 被  丟棄

被搬出

(仍受照顧)

K群1 0 0 0 0 97 0% 0 0 0 0 0 0 蟻后死亡
K群2 18 0 0 0 51 <90% 0 0 0 0 0 0  
K群3 9 0 0 0 104 0% 0 0 0 0 0 0 工蟻未再有死亡發生
K群4 31 0 0 0 75 <90% 0 0 0 0 0 0  
K群5 36 0 0 0 88 <90% 0 0 0 0 0 0  
K群6 8 0 0 1 119 0% 0 0 0 0 0 0 又一蟻后暴斃事件

K群1→發現時蟻后不知何時死亡,蟻后死亡狀和K群3的蟻后一樣六腳朝天並已僵硬。

K群6→蟻后暴斃,也是在正常的情況下離奇死亡,發現時也是已經六腳朝天屍體僵硬。

 

•其餘三巢在經過三個月的飼養下多數蛹皆已化為成蟻並能與巢內螞蟻合平共處如同一家人,因此這三巢我認為對這三巢來說是一種

    擴大族群的併巢成功案例,由一開始的數字統計來看(下表最右邊金黃色區):

•實驗記錄表 01: 「K群」「D群」數量表
 

K群數量

投入D群數量

K+D蛹.幼蟲.卵總數

K群成蟻與總幼蟲數比例倍數

工蟻數

蛹數

幼蟲數

卵數

蛹.幼蟲.卵總數

工蟻數

蛹數 幼蟲數

卵數

蛹.幼蟲.卵總數
K群1(滅巢) 15 4 7 6 17 0 30 30 20 80 97 6.47倍
K群2 18 5 6 10 21 0 10 10 10 30 51 2.83倍
K群3(失敗) 22 7 7 10 24 0 30 30 20 80 104 4.72倍
K群4 31 8 9 10 27 0 20 20 10 50 77 2.48倍
K群5 36 15 8 15 38 0 10 20 20 50 88 2.44倍
K群6(失敗) 36 13 11 15 39 0 30 30 20 80 119 3.31倍

   

◎結論一 (預策結果探討):

    1.當初一開始實驗前所預策的結果如下:

     狀況 1.「D群」幼蟲不被「K群」接受→「D群」幼蟲被「K群」遺棄。

               →狀況 1算不成立~當中只有一巢在一開始遺棄2個蟻蛹。

     狀況 2.「D群」幼蟲不被「K群」接受→「D群」幼蟲被「K群」吃掉。

                   →不成立。

     狀況 3.「D群」幼蟲被「K群」接受→「D群」幼蟲被撫養長大,使得「K群」群落更加壯大。

                   →經過三個月後確認三巢成立,成立的成蟻與幼蟲比例均不超過3倍。(比對上表)

     狀況 4.「D群」幼蟲被接受→「D群」幼蟲撫養長大後卻因基礎費洛蒙不同而被「K群」處死。

                   →不成立。

     狀況 5. 此次實驗無論如何「K群」群落一定不會有任何事。

                  →只要幼蟲總數量控制在不超過工蟻數量的2倍或2.5倍就一定不會有事。

     狀況 6. 如第 4 點成立→則「K群」群落可能會於排它行動互鬥中而有所傷亡。

                  →疑問中,因為自始至終有互鬥的都是K群中的同巢工蟻兵蟻,是否因他巢幼蟲投入過多,

                  使得同巢螞蟻雖能接受他巢幼蟲卻無法接受沾染過多他巢費洛蒙的同巢螞蟻,因而產生所

                  謂〝排他效應〞因此發生互鬥行為,以上是我個人的猜測,不過還不是非常確定,這一點

                  值得再深入實驗探討。

     狀況 7. 如第 6 點成立→最糟糕的狀態就是「K群」群落全巢工蟻幾乎覆滅。

                  →同第6點~疑問中,原因同第6點,而確實有三巢明顯發生相殘而導致工蟻數量不足及群落

                  不安因而停止照顧所有幼蟲,後來均走向即將覆滅的路。

     狀況 8. 如第 7 點成立→最糟糕的狀態就是「K群」群落因此滅亡。

               →原因同第7點,由於蟻后均亡,因此在定義上來說:我們可以確認是群落滅亡了。

 

※意料之外的狀況:

     狀況 9. 幼蟲的死因一開始幾乎極可能是因為缺乏照料而死發生零星夭折事件,但是也由於幼蟲數量暴

                  增,似乎也造成工蟻在照顧上的錯亂而不會將已死亡的幼蟲或蟻蛹丟出巢去,猜測因此而引發群

                  聚性的感染造成幼蟲.........等等相繼惡性循環感染死亡。

   狀況 10. 因狀況9所產生的極嚴重後遺症,也就是造成蟻后感染似的死亡,我們也可以說蟻后是因為缺乏錯

                  亂工蟻的照料餵養而導致活活餓死或渴死,不過........一般螞蟻的正常死法應該是會呈現軀幹彎曲

                  縮起的,而此次實驗中陣亡蟻后的死狀卻是肢體正常張開站立狀卻六腳朝天僵硬的死去,有點像

                  是突發性暴斃,因此我的推論會比較以感染為首要死因居多。

   狀況 11. 假設狀況10所產生的以感染為首要死因居多是確立的,螞蟻們在巢中時大多和其他同伴或幼蟲們

                  在一起,如果是有疾病發生被感染的機率應該不低,那麼遺留下來的工蟻和兵蟻卻仍能續活下

                  來,難不成是因為牠們具有抗體或真的沒有被感染到嗎?

   狀況 12. 有一個大疑問!有的螞蟻種類當群落規模更小的時候,工蟻和蟻卵的比例上差異也很大卻不會有

                  事,也許是因為不同蟻種難免有所差異性吧?下次將嘗試做做別的螞蟻種類試試看。

 

◎結論二 (我能夠確的結論):

    在還沒有非常確定之前我的內心已有確定的答案,這答案不一定是對的,但是可能性頗高!

    1.群落工蟻和幼蟲總數的比率如控制在2倍時螞蟻們都一定能照顧得來!

    2.幼蟲死因於工蟻無法照顧而造成死亡,也因大多幼蟲都缺乏照顧而發生大規模死亡發生,由於死亡後未

       被移出所以難免造成疾病發生導致更要命的滅巢事件發生。

    3.以往我們大多的認知是螞蟻對待同種不同巢的幼蟲蟻蛹會搬回去吃掉,就算不吃也會處以死刑或置之不

       理,如今的實驗確切的讓我們瞭解到還是有螞蟻不會如我們以往所想的那樣,而是會將其接收待其長成

       後彼此則視為一家人。

 

◎螞蟻群落快速衝等併巢法的建議:

        群落工蟻和幼蟲總數的比率在2.83倍時免強還能夠照顧得來,其餘在2.44倍及2.48倍都算很OK,所以在此建議所有蟻友在併巢的擴大族群行動中千萬不要太貪心多放太多幼蟲,以免導致滅巢的命運了!

 

 

疑惑 / 衝突 / 推論 / 證明

2009.05.27補充發表

        螞蟻的視別敵我在於費洛蒙的區別,而費洛蒙的差異除了自巢蟻后先天所給予屬於自巢獨特的識別氣味之外,再來就是不同群落各自飲食及居所所造成群落不同費洛蒙氣味的差異,所以當自巢的蟻卵、幼蟲遺落時甚至成蟻彼此間走散時都能夠靠著自巢的費洛蒙氣味很快的找到彼此或相聚,遺落的蟻卵、幼蟲也會因此很快的被自巢工蟻找到並快速攜回巢中,以上是目前已知的知識、鐵則、定論。

 

 

 

問題

根據實驗證明臭巨山蟻確實能夠接受同種不同巢的幼蟲,甚至能接受已經蛹化且不久後就要成為成蟻的蛹,待不同巢的蛹蛻變成蟻之後彼此之間完全沒有嫌隙仿佛就是一家人一樣,因此打破了螞蟻群落在一開始蟻后產下卵時就已附與該巢的費洛蒙氣味的論述。

唯一不變的是〝幼蟲會分泌出吸引成蟻過來照顧牠們(幼蟲或蟻蛹)的氣息〞,因此也同樣能夠將其他不同巢的成蟻吸引過來,但是日後不同巢的成蟻不但會照顧牠們甚至在破蛹後還能完全接受牠們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推論

以臭巨山蟻為例:我懷疑牠們是在破蛹後才確認群落費洛蒙。

證明

於 2009.05.26 再次做一個小實驗

1.將K群5中剛破蛹的工蟻投入僅存D群的活動場中→遭到激烈攻擊死亡。

2.再將K群5中即將破蛹的蟻蛹投入D群活動場中→立刻被攜回並如同在K群5中一樣,工蟻

   們忙著協助破蛹,當破蛹的那一煞那→彼此相互認同並開始有分享的行為出現。

3.再將那隻接受D群工蟻協助破蛹的工蟻投回K群5中→遭到激烈攻擊死亡。

結論

簡單的說:臭巨山蟻的費洛蒙識別機制啟動於:新成蟻剛破蛹出來時,第一個接觸到的是哪一個群落就領有那一個群落的身份證,那一個群落也就理所當然成了牠所認定的娘家。

 

•有興趣討論【本篇文章】的朋友們可以mail給我們與我們聯絡

螞蟻的家→http://www.ant-home.idv.tw

 

※歡迎蟻友實驗投稿,經審核通過螞蟻的家會屬名(您的姓名或匿稱)登出您的大作於螞蟻的家網站永久留

    存。

 

 

         -臭巨山蟻飼養守則-

 

          很多人養殖臭巨山蟻都會碰到一個問題『濕度調整』的問題而影響養殖的順利,我在此就首度公開關於飼養臭巨山蟻最重要的蟻巢小偏方和絕竅,希望可以讓各位將這種美麗的螞蟻養得更好。

        重點來了!首先是蟻巢的部份:一定要讓養臭巨山蟻的蟻巢盡量保持〝近似乾燥〞可以幾乎不加水,就算要加也是加一點就可以了,那麼~螞蟻和幼蟲不會因此太乾死掉嗎?當然不會~太濕其實才真的會要命的呢!不過........請記得要在巢外要備著一瓶蓋的乾淨飲用水喔!牠們有飲水需求時自然就會去喝水了,其實~在我的養殖經驗上來看,臭巨山蟻大多的水份補充多半是來自食物中的水份。

        其次是食材:臭巨山蟻在野外偏素食為主,但有葷可吃時牠們也不會放過的,對於葷食來說牠們也是有挑的喔,牠們較喜歡蚱蜢類、蟑螂類、螳螂類........等等,另外~牠們有時還會吃掉自己死去的同伴,所以在養殖時可以以素食為主另外加葷菜給牠們喔!而螞蟻的家所售的螞蟻飼料本身也有蟲粉在內~也有豐富的營養,所以在找不到適當的昆蟲餵食時可以考慮看看螞蟻的家的螞蟻飼料喔!

 

回首頁與我們聯絡

我要買活體螞蟻 / 飼養巢 / 養螞蟻相關商品 / 課程類服務 / 企業顧問服務 

謝謝您的瀏覽!

螞蟻的家網站:www.ant-home.idv.tw

與我們連絡

本站名稱 / 內容均為螞蟻的家版權所有